交通概况
安庆市地处皖鄂赣三省之通衢,东距上海568公里、南京323公里,西距九江224公里、武汉357公里,北距合肥180公里,自古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
2019全年,安庆市公路运输客运量为3521万人次,同比下降8.31%;完成旅客周转量为29.77亿人公里,同比下降7.48%。完成公路货运量15179万吨,同比上涨4.83%;完成货物周转量为227.46亿吨公里,同比上涨5.33%。全年水路共完成旅客运输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7万人公里;货运量3619万吨,同比下降0.14%;货物周转量243.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17%。安庆港201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11.16万吨,同比减少16%。全市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59.29万人次,同比增长24.14% 。
到2019年末,全市高速公路达405公里,一级公路达243公里。
十三五期间我市攻坚“六大工程”,全力打造综合型交通强市。高速公路网扩容加密工程。以“扩容、网化、提升”为中心,协调推进岳武高速东延线及安庆支线、德上高速桐城段建设,同步推进合安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国省干线网升级提质工程。“十三五”期间,一级公路新建及升级改造380公里;升级改造二级公路628公里;实施干线公路“品质工程”800公里。实施路面大中修、危桥加固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地质灾害防治、灾毁恢复重建和世行贷款养护创新项目,完成各类养护工程项目49个,完成投资5.66亿元。农村公路网畅通安全工程。2017年全力实施3160.5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力争6月底前县、乡级道路畅通工程完工,其他畅通工程11月底前全部完工。内河水运网连通升级工程。依托黄金水道,加快建设公路水路运输主通道,积极推进长江大通关深化与长江航道管理局的合作,推动长江安庆段维护水深进一步提升,推动石门湖航道由收费性航道转变为公益性航道。抓住国家实施引江济淮的机遇,谋划和同步推进菜子湖水系航道建设。 内河港口转型提升工程。以培育江海联运枢纽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喂给港为重点任务,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强特殊监管区和开放口岸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加强分工合作,提升港口功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将基地型公路港安庆物流园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完成长风作业区公路、铁路集疏运通道,完成皖河农场作业区公路、铁路集疏运通道,做到港区、作业区、园区道路互联互通。
枢纽 摄影作者:汪高杰
根据《安庆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2011-2020) 》,依托国家及区域交通干线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安庆将按照“十字辐射、蛛网联络”的基本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架构,建设以对外通道(公、铁干线,长江航道和民航航线)为主干、城际通道(城际公、铁线路和内河水运)为骨架、市域交通网络为基础、客货运场站为支撑、各类运输服务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为运行主体的内联外通、相互衔接、层次分明、系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适当优先发展运输业,支持和带动经济发展。
安庆高铁-王宝廷摄
公路
1922年,全省第一条官办公路——怀集路在安庆修筑。此路沿古驿道而建,由城区至集贤关,长10公里,土路面,晴通雨阻。到1949年,安庆有5条公路,通车里程218公里。建国后,安庆对原有公路不断进行拓宽改造,同时新修了数十条公路。北京至珠海105线、烟台至汕头206线、上海至聂拉木318线3条国道和6条省道贯穿全市。1990年代以来,安庆市规划建设由“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和国道、省道构成区域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统,加强国道和连接各中心镇的一级公路建设。1996年实现全市乡镇乡乡通油路。
1999年建成国家主干线沪蓉高速公路高河至界子墩段公路。2002年10月建成合安高速公路安庆段,2004年12月完成连接多条高速公路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及北岸接线建设,2005年1月建成合铜黄高速公路安庆段,2009年济广高速公路安庆段岳西至潜山通车。 2012年,安庆由3条国道和9条省道组成全市公路主骨架,102条县道,153条乡道和47条专用公路联接主干线公路形成全市公路网。 2013年,全市国道为6条,里程1010公里;省道为21条,里程1396公里。其中国道增加618公里,省道增加811公里,重要县道减少611公里,累计增加里程818公里。2014年岳武高速、望东大桥及北岸接线等高速在建项目进展迅速。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北岸接线工程已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安庆高速互通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至2015年, 安庆市境内有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上海至重庆(沪渝高速 G50)、济南至广州(济广高速G35)、合肥至安庆(合安高速G4212)、上海至武汉 (岳武高速 G42S)4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G105、 G206、 G318)和7条省道。
2015年12月20日,合安高速安庆互通迁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安庆互通位于合安高速与龙眠山路交叉口,连接安庆北互通与振风大道2个出入口。工程改建完成后,将与外环北路、环城西线相连接,对安庆 “东进北扩” 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2月30日,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正式开通运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高速连接线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G35” 济南—广州公路重要组成部分, 是安徽省 “四纵八横”
高速公路的 “纵四” 商丘—亳州—阜阳—潜山—望江—东至—景德镇宁国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连接线全长49.96公里, 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双向四车道,
路基宽28米,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12月31日,岳武高速公路岳西段正式开通运营。岳武高速公路全长180公里, 其中安徽段长46.2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起自岳西县莲云乡,与济广高速相接,终至岳西县白帽镇,顺接湖北省已建成通车的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岳武高速穿越大别山腹地, 沿途生态优美、 风景秀丽,有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 有明堂山、天峡等4个国家4A级景区,有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被称为 “皖西最美高速”。
岳武高速建成通车
2016年全市公路建设硕果累累:建设高速公路。八百里皖江上游第一桥,也是全球跨度最大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于12月30日下午3时正式开通运营;合安高速安庆互通迁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形成骨干路网。扎实推进《安庆市骨干公路网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在建一级公路7条286公里,市本级两条,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各一条,其中四条采用PPP模式;提升改造国省干线12条450公里,建成S332皖河大桥等四座大桥。实施畅通工程。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4375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施了375个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1216公里,农村特别是贫困村交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皖河大桥 胡婉君摄
摄影作者:吴志贵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是“四好农村路”的破题之作,我市成效显著。截至2017年底,我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开工建设7659公里,新增开通客运班线车的行政村198个,受益人口102.5万人,通车率增至99.6%,余下5个行政村将于2018年底通客车。
我市2016年、2017年共开工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659公里,包括2018年项目252公里,完工7407公里,开工完工里程均居全省第一位。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覆盖111个乡镇、1229个行政村、5450个自然村。此外,村级通车通邮基本实现。2015年,我市开通客运班线车的行政村1199个,通车率85.5%;至2017年底,新增开通客运班线车的行政村198个,余下5个行政村将于2018年底通客车。旅游路联网成环,建设“天天妙空湖”(天柱山、天仙河、妙道山、司空山、花亭湖)旅游环线168公里,串联42个行政村;46个3A级以上景区基本实现三级以上公路全覆盖。
安庆市外环北路荣获2018~2019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9年2月14日,2018~2019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入选工程名单揭晓,安庆市外环北路榜上有名,实现了我市鲁班奖零的突破,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尚无市政公益类PPP项目获“鲁班奖”先例。
外环北路工程,西起合安高速机场大道新出口,东至皖江大道,全长14.93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自2015年6月正式施工,于2016年9月28日建成通车,工程用时16个月,比合同工期提前了8个月,赢得了“安庆模式”、“安庆速度”美名。它是目前安庆市市政道路建设史上,单项里程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城市主干道项目。它开创了国内市政道路采用PPP模式的“先河”,对改善安庆市区城市道路外环状况,拉开城市框架、打造互通互联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鲁班奖被誉为“中国建筑界的奥斯卡”,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评选,自2010~2011年度开始,每年评审一次,两年颁奖一次,评选对象为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新建工程,已成为精品工程的重要标志。
我市以“四通”为重点 建设互联互通的干线公路网络
近日,市政府下发《安庆市干线公路互联互通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年)》,以市与县快联快通、运输枢纽便捷连通、旅游路贯通、断头路打通“四通”为重点,聚焦“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更绿色”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稳投资、补短板,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干线公路网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和长三角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
畅通市县通道,以“构建骨干、快联快通”为重点,全面对接沿江产业带和沿路产业带,织密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网络。尽快落实岳武高速东延线、德上高速桐城段全线建设用地,推进蕲太高速前期工作,争取北沿江高速枞阳—安庆—九江段尽快立项。以国道206全线一级公路连接桐城、怀宁和市区;以国道105一级公路连接潜山、太湖和宿松;以国道347全线一级公路连接宿松、望江、市区和枞阳;以国道237一级公路连接桐城经枞阳到市区;以省道246一级公路连接望江和太湖;国道318安庆至潜山一级公路连接潜山、怀宁和市区,实现市-县、县-县短直连接,构建“四纵两横”一级公路骨架网络。
连通交通枢纽,以“短直连通、无缝衔接”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客货运输集散能力,顺畅衔接高速互通、机场、铁路站场、重要港区、县级以上公路运输站场、码头和口岸等交通枢纽。
贯通旅游路,以“畅行安庆、全域旅游”为重点,全面加快承担旅游功能的干线公路建设,扩大高等级公路对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A级以上旅游区、红色旅游景区等覆盖率,为开发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撑。
打通断头路,以“消除瓶颈,升级改造”为重点,加快大别山集中连片地区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下路段及《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2030年)》新增加的规划路段升级改造,立足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形成循环路,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三个层次的路网衔接配套,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优。
该行动计划项目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政府主导,动态执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加快实施岳武东延、德上高速桐城段、蕲太高速三条高速公路,统筹谋划北沿江高速及海口过江通道,着力构建以德上、合安、济广高速为纵线,以岳武、沪渝、蕲太、北沿江高速为横线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络。通过加强与合肥、池州、铜陵、黄冈、九江等相邻地区的多通道衔接,着力实现市-县、县-县通一级公路,逐步扩大高等级公路对重点乡镇、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3A级及以上景区覆盖率,有效衔接高铁站点、高速出口、主要港区和机场,实现多种运输方式联通互补,发展综合立体交通。 (安庆日报记者 雷琳琳)
到2030年安庆规划建设6条高速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高速公路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协调会上获悉,我市到2030年将规划建设6条高速公路。
据介绍,《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中涉及我市6条规划高速公路,分别是S2711安庆海口长江公路大桥、G4212合安高速桐城至安庆北段改扩建工程、G50沪渝高速安庆鸽子墩至宿松段改扩建工程、S22天潜高速无为至安庆段、S2215安庆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段、S22天潜高速安庆至潜山段。
6条高速公路推荐的线路走向分别为:
S2711安庆海口长江公路大桥路线起于安庆市海口镇叶墩乡,自北向南延伸,跨越长江后,于池州市东至县胜利镇衔接G35济广高速。路线里程约10公里,其中安庆市境内约5公里。
G4212合安高速桐城至安庆北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起于桐城南枢纽,向南经新渡镇后至鸽子墩枢纽,折向东南布设,经五横乡,终于安庆北互通。初拟合安高速桐城至安庆北段改扩建工程推荐方案为全线采用原位扩建的方式。本项目均位于安庆市境内,里程约45公里。
G50沪渝高速安庆鸽子墩至宿松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起于鸽子墩枢纽,自北向南延伸,经怀宁县、潜山市、太湖县、宿松县后,终于皖鄂省界。初拟沪渝高速安庆鸽子墩至宿松段改扩建工程推荐方案为全线采用原位扩建的方式。本项目均位于安庆市境内,里程约112公里。
S22天潜高速无为至安庆段路线起点位于芜湖赫店镇塔桥枢纽,顺接天潜高速石涧至塔桥段终点,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经襄安镇北、牛埠镇东、竹丝湖东、枫沙湖西、周潭镇北、横埠镇北后,沿S320北侧布线,跨白荡湖后,经会宫镇南、官埠桥镇西北布设,之后跨菜子湖,经罗岭镇北,终于 G4212合安高速。路线里程约112.068公里,其中安庆市境内约16.432公里。
S2215安庆至九江高速公路安徽段项目途经安庆市大观区、怀宁县、望江县和宿松县,路线全长约114km,沿线主要乡镇有月山镇、石镜乡、山口乡、海口镇、赛口镇、高士镇、太慈镇、华阳镇、杨湾镇、复兴镇、洲头乡等。
S22天潜高速安庆至潜山段项目途经怀宁县及潜山市,路线总长约46km,沿线主要乡镇有凉亭镇、茶岭镇、月山镇、石镜乡、黄墩镇、三桥镇、小市镇、梅城镇、天柱山镇等。
铁路
1995年10月1日,安庆市无铁路的历史宣告结束。总投资10亿元的合九铁路安庆段,仅用2年时间就建成通车。市境内铁路总长200余公里,呈“人”字形贯通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和安庆,设有安庆站、安庆西站、桐城站、天柱山站等12个车站。
2015年安庆市辖区内共有7个县级驻地车站, 分别为安庆站、安庆北站、安庆西站、桐城站、太湖站、天柱山站、 宿松站。客流覆盖包括本市辖区的7 县(市)3区, 涵盖铜陵、池州、九江等地区,每天办理旅客列车26趟, 分别直达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昆明、济南、广州、福州、深圳、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办理整车货物全国直通运输, 设有中铁快运业务, 发送主要品类为石油、 焦炭、 化肥、粮食, 到达主要品类为煤炭、化肥、棉花。2015年12月6日宁安高铁开通, 新增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方向始发动车组列车20对。春运期间, 加开北京、上海、南京南、苏州、 铜陵方向始发动车组列车3对, 部分上海、南京南、合肥南方向动车组改重联编组运行。
2015年12月6日,宁安高铁开通运营, 安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宁安高铁东起江苏省南京市, 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市等长江南岸沿江地带, 跨长江后,西至安庆市, 线路全长258公里。宁安高铁东接京沪高速铁路、 沪宁城际铁路、宁杭客专, 西与合九铁路、 规划中的合安九客专相连, 在芜湖枢纽、 铜陵地区、池州地区分别与商合杭铁路、 淮南铁路、宁芜铁路、皖赣铁路、芜铜铁路、合福铁路、铜九铁路交会。
2017年12月6日,宁安高铁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岁生日。据宁安高铁安庆站统计,宁安高铁开通前,2014年安庆站发送旅客71.93万人,2015年发送旅客67.39万人;宁安高铁开通后,2016年安庆站发送旅客273.42万人,2017年截至11月30日,已发送旅客300万人,日均发送旅客9000多人,最高峰日发送26211人。两年里,宁安高铁让安庆市民的活动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放大数倍,如今高铁已成为市民再平常不过的出行工具。
与此同时,宁安高铁开通以来,安庆站列车班次明显增多,由以前的发线5条、站台3个,到现在发线7条、站台5个。目前,宁安高铁安庆站每天发送29对列车,其中普快列车2对、动车组列车27对。具体为,安庆至合肥动车组列车8对,安庆至南京动车组5对,安庆至上海动车组12对,安庆至温州1对,安庆至北京1对;节假日开通安庆至上海高峰线1对,安庆至合肥高峰线2.5对,安庆至南京高峰线1对。
2015年12月25日,合肥至安庆客运专线第一钻在安庆桐城市开钻,合安客专正式开工建设。合安客专是安徽省首条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项目, 合安九高铁的一段。线路自新合肥西站引出, 经肥西、舒城、庐江、桐城、怀宁等市县, 终至新安庆西站。正线全长162.58公里。计划工期4年, 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合安客专北端在合肥枢纽衔接商合杭铁路、合蚌高铁、合福高铁,南端在安庆地区通过与安九、昌九、昌吉赣、赣深以及杭长等快速客运铁路串联。项目的建成拉近合肥与安庆、 皖江城市带与环鄱阳城市圈的时空距离, 完善长江经济带区域路网布局,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沿线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国家铁路网建设进度,近年内将完成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阜阳—六安—景德镇—汕头铁路安庆段建设;湖北随州经麻城至安庆铁路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已经开始。届时安庆将真正成为华北地区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2017年9月30日,安庆至九江高速铁路(安九高铁)安徽段开工建设。安九高铁安徽段第一钻在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建设工地开钻。
安九高铁经我市所辖怀宁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和湖北省黄梅县,于鳊鱼洲跨越长江至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引入既有庐山站,正线长约170.9公里。全线设新安庆西、潜山南、太湖南、宿松东、黄梅南、孔垄北、庐山等车站,新安庆西站至安庆站设有联络线。安九高铁安徽段等级为双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 公里/小时,线路全部运行动车组列车。
安九高铁是完善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项目。在京九客专建成之前,安九高铁北与合安客专、商合杭客专,南与昌九、昌吉赣客专连通,可形成一条位于河南、安徽、江西三省境内的南北向大运力、快速的客运通道,并发挥京港(台)通道功能;京九客专建成之后,它又可成为京九客专重要的东部通道;同时又与宁安客专、武九客专相连通。
安九高铁贯穿皖江经济带、环鄱阳湖经济圈两大区域经济带,沿线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分布着众多著名旅游景点。对促进沿江城市间人文经贸交流、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推动皖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提升沿江人民的出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宁安高铁通车
合安九高铁开工建设
水运
安庆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称,是长江下游北岸的大型港口,为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早在建城前,安庆便有盛唐湾古渡沟通大江南北。因安庆得名宜城,故称宜城渡。南宋建城后,安庆与沿江各埠交往日益频繁,成为皖西南重要商品集散地。鸦片战争后,安庆先后被辟为外轮暂停口岸和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庆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6年,安庆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1年首次承担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1994年开辟与港澳之间的货物运输,1996年对外籍轮船开放,2011年获准对台直航。现为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
据统计,安庆市内河航道里程645.66公里,其中长江干流航道岸线长184公里。安庆港是全国28个主要港口之一,由中心港区、宿松港区、望江港区三大港区组成,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6年对外籍轮开放,2011年获准对台直航,2015年获批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拥有生产用泊位124个,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为4200万吨、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为7.46万标箱。2015年, 水路完成货运量 5996 万吨、 货物周转量 305 亿吨公里; 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002.39万吨, 比上年增长10%; 集装箱完成 5.1032 万标箱, 增长12.1%, 其中外贸占64%。在册营运船舶数为 1418 艘(货船数为1261艘),净载重吨为206.6542万吨、 货船平均吨位为1457吨, 分别增长3.43%、 2.82%。完成非税收入1620.28万元, 增长10.24%。完成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 增长80%。
截至2016年末,《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已通过交通部专家审查;安庆港相继获批安庆(皖西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石门湖航道和凤凰工业品码头安全试运行。
2018年,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喜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建设范围为长江干线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至安庆皖河口,全长约386.5公里。航道尺度为6.0米×200米×1050米(水深×航宽×弯曲半径),部分重点碍航滩段航宽不低于110米(满足单船双向通航、船队单向通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自上而下整治湖广~罗湖洲、沙洲、戴家洲、牯牛沙、鲤鱼山、张家洲、东北、马当、东流等9个碍航滩段,建设护滩带26道、护底带5道、坝体10道,高滩守护约14.4公里,护岸加固约14公里,基建疏浚量约522万方,配套建设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示位标62座,并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40.05亿元,由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交通运输部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按1:2分摊。长江航道局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本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武汉至安庆段长江水道蜿蜒曲折、滩多水浅,是制约长江干线通过能力的“肠梗阻”。2017年11月,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的先期项目蕲春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据悉,武汉至安庆段航道全长386.5公里,跨越长江中下游,约占整个长江干线航道的七分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下游及沿海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武汉至安庆段的航道水深的提高将促进长江绿色水运发展,提升中游地区承东启西的功能,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和产业布局自东向西梯度推进的进程,从而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整体效益,实现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正式获批
日前,交通运输部、省政府正式批复《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在此前的1月8日,环境保护部批准《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至此,历时5年、数易其稿的《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完成法律审批手续,安庆港中心港区建设取得规划法律依据。
安庆港是我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港区是安庆港核心港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是安庆市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安庆港中心港区是以石油及化工品、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等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批复同意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方案,规划港口岸线9.7公里,其中已开发利用3公里。
《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将中心港区划分为皖河农场作业区、皖河口作业区、五里庙作业区和长风作业区4个作业区。其中,长风、皖河农场作业区积极发展铁水联运。批复同意将《安庆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纳入《安庆港总体规划》,安庆市政府负责做好规划衔接。在中心港区建设码头及相关设施,必须符合《安庆港总体规划》。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已建与法律要求不符的港口设施,应限期整改,加快完成清理整治。
航空
安庆民航事业起步较早。民国20年(1931)春,上海欧亚航空公司在安庆设航运站,未建陆地机场,由飞机从水上吊运,以船上下邮件,接送乘客。次年停办。1934年,在东郊李家洼(原安庆农科所址)新建机场。1938年机场被日军炸毁。安庆沦陷后,日军选址东郊驼龙湾重建机场。抗战胜利后收为军用。1953年将驼龙湾军用机场改为民航机场,属省民航局。第二年因长江破圩被泥沙覆盖而停航。1958年修复,次年正式通航。1964年改建,设安庆民航站,以客运业务为主,每周3个航班,安庆作为往返合肥、屯溪线的中间停靠站。因乘客少,1979年停航,民航站随之撤销。
1993年,利用军用机场新建安庆民航站。除机场跑道外,其他设施均自成一体,建有独立的航管楼、候机楼,并配备有盲降系统,能正常保障各类航班独立起降。飞行区等级标准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型以下飞机。1993年12月22日9时,首航合肥—安庆—上海的班机,从安庆民航站飞向蓝天,开创了安庆民航的新局面。此后,又先后开通安庆至北京、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2005年10月,安庆市政府和海南航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安庆机场更名为安庆天柱山机场,由海航集团控股经营。2006年,市政府投资400万元装潢改造机场候机大厅,同时更新添置了安全检查、气象导航、运输服务等专用设备。扩建改造后的安庆天柱山机场已正式并入海航集团,并于2007年6月28日恢复航班。
2015年,天柱山机场累计安全起降航班3032架次,比上年增加894架次,比上年增长41.81%;完成旅客吞吐量23.24万人次, 增加 12.93 万人次, 增长125.36% ;实 现 货 邮 行 吞 吐 量2178.4 吨, 增加1428.7吨, 增长190.55%。各项生产指标创安庆机场自1993年开航以来的历史新高, 增长幅度创安徽民航和海航机场之最, 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安庆已开通至北京、海口、上海、广州、西安、厦门、昆明、宁波航线, 其中除西安、厦门航线外, 其他航线均由波音、空客机型执飞,通航城市的数量为历史之最。针对复航后机场面临的新环境、新流程、新设备以及新人员和新机型等诸多因素,完善机场运行各类规范性文件和一线岗位SOP,组织开展岗位风险识别评估,对风险缓解或控制措施予以监督检查落实。针对军民合用机场特点,加强军民共建力度,密切军民合作关系。规范服务人员着装和标准, 规范机场候机楼标识,美化候机楼乘机环境。
2017年,省发改委公示《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年)(讨论稿)》,描绘未来十几年我省通用机场建设“蓝图”。到2030年,全省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达61个,基本实现所有县级行政单元通用航空服务全覆盖。其中,皖西通用机场群包含了岳西、潜山、太湖3个A2级及以上通用机场。
[天柱山机场新开“上海-安庆-桂林”航线 从安庆直达桂林只需1个半小时] 2018年3月25日起,中国民航正式进入2018年夏秋航班季,安庆天柱山机场也已执行夏秋航班计划。上午8:35,自安庆飞往桂林的MU5539次航班缓缓滑出跑道,振翼腾飞,标志着安庆市民期盼已久的“上海-安庆-桂林”航线正式开通。
安庆天柱山机场紧抓航班换季机会新增“安庆-桂林”航线,该航线由东方航空使用A320机型执飞,班期为每天一班,去程航班号为MU5539,8:35从安庆起飞,10:10抵达桂林;返程航班号为MU5540,11:00从桂林起飞,12:50抵达安庆。至此,安庆天柱山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海口、西安”等9条航线,初步构建起承接南北、横贯东西的航线网络布局。
“安庆-桂林”航线的顺利开通,意味着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宜城”安庆与拥有“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榕城”桂林从此可以实现空中“牵手”,相隔千里之外的两座城市从此仅需1个半小时就能直达。
据悉,新航线开航初期,东方航空将推出一定量的特价机票。(来源:安庆新闻网)
[安庆机场新增 “哈尔滨=安庆=福州”航线]为满足广大旅客暑运期间旺盛的出行需求,自2018年7月3日起,安庆机场新增“哈尔滨=安庆=福州”航线。该航线的顺利开通,极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为安庆市民出行哈尔滨、福州两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近年来,安庆机场在澳门皇冠体育、市政府及海航机场集团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航空市场资源、努力提升运行服务品质,目前已开通北京、海口、上海、厦门、西安、宁波、广州、昆明、桂林、哈尔滨、福州等11条航线,初步构建起承接南北、横贯东西的航线网络布局。
据悉,“哈尔滨=安庆=福州”定期往返航班,每周二、四、六由福州航空波音B737-800机型执飞,去程航班号为FU6735,11:25哈尔滨起飞,14:55抵达安庆,15:55安庆起飞,17:20抵达福州;返程航班号为FU6736,18:10福州起飞,19:40抵达安庆;20:40安庆起飞,23:50抵达哈尔滨。
公共交通
2015年,市区公交由安庆中北巴士公司、安庆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安庆中北巴士公司现有在线公交线路37条、营运车辆432台、营运线长510.85公里、线网长度299公里,年行驶里程2339.31万公里;安庆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由市政府出资成立,运营车辆30台,开通公交新线4条,即103路、411路、501路及32路,网线总长59.9公里。市区现有8家出租车公司,出租车1782台,从业人员3808人。其中公车公营模式1家,其他为挂靠经营。
2015年,新增公交营运里程56.2公里。探索城乡客运公交化运营,开通主城区至枞阳县城的公交快6线;火车站公交枢纽加紧建设,投入运营后有8条公交线路进站运营。开通机场公交专线、杨桥—花园临时公交线,延伸22路线至“两邓故居”。开通556电商城公交,26路公交线终点站由“英德利汽车城”延伸至“水产大市场”。
优化调整市区部分公交线路,实现城市公交与高铁无缝对接。4条公交线从火车站首末站发车,6条公交线火车站靠点换乘,每日运营900趟次,保障乘客4.5万人次。12月1日,公交8路线终点站由武警支队延伸至火车站,沿途增设广电大楼、火车站两个站点。19路公交车终点停靠由迎宾西路换至火车站临时站。12月6日,411路公交线路沿线新增高新区管委会站,自苏果超市后改变线路和站点,沿途停靠在国泰花园、天柱山东路、客运中心站南、客运中心站西、火车站东、火车站,原站点保持不变。途经火车站的7路、10路、14路、20路、32路和机场专线6条线路,增加发车密度。7路和14路公交车晚间延时,与火车站接驳,方便乘客夜间换乘。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宣传绿色出行,呼吁市民以公交车为出行交通工具;购置6台纯电动公交车,拟定纯电动公交线路,实现新能源公交车“零”的突破。推进公共交通便企化服务,开通和优化五大工业园区的公交线路。推进城区四个公交场站建设,围绕枢纽站理顺科学的城区公交脉络。推进智慧公交建设,在主城区建设1—2条公交电子站牌试点;按照“零换乘、智能化”的标准,为新机场、火车站等同步配套设置地面公交站设施。
为了方便市立医院至市立医院东院区就医人员及沿途居民的出行,2017年9月28日我市开通公交29路线。该条线路全长11.5公里,发车间隔高峰8分钟、平峰10分钟,票价1元,空调季节2元。新增公交29路线路起止点为政务中心北—迎江寺。 公交29路线沿途停靠站点:政务中心北——月形小区——市立医院东院区——曾家山——九一六学校——叶祠南——肖坝——芭茅——赛格数码城——盛唐苑——皖江花苑——迎宾馆——文化广场——安庆大酒店——皖江公园——菱湖公园东大门——菱湖公园——百花亭——老汽车站—枞阳门——迎江寺。该条公交线路将投入车辆8台,线路全长11.5公里。
十三五(2016-2020)期间我市以“五增”争创公交示范都市
增设场站。2016年已开工建设狮子山和红光公交枢纽站,2017年开工建设秦潭湖、红水塘、606大桥综合枢纽,至2019年安庆可完成5个主要综合枢纽的建设。
增开专用道。根据创建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2016年开工建设湖心路公交专用道,2017年开工建设集贤北路公交专用道,2018年开工建设迎宾大道公交专用道,至2019年中心城区陆续建成3条公交专用道,长度达到22.5公里,可保证公交专用道比例达到18.6%。
增添车辆。在创建周期内,大力推广应用和采购新能源车辆,今后三年计划购置车辆470台,合计611标台,创建期末我市公交车保有量将达到1170标台以上,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3标台以上,绿色公交车比例达到60%以上。
增调线路。近年内新增11条线路,至创建期末线网规模达到54条,线网长度达到706公里,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0%。调增后,形成5条大站快线,20条公交主干线,19条公交一般线路,10条城乡公交线路的多层次公交网络结构。
增强服务。以车内舒适性、运营速度、信息发布、定制公交、弱势群体服务、城乡无缝换乘等方面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精细化的公交服务。
首批运行的纯电动绿色公交车
城市轨道交通
《安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5年12月获市政府批准,现进入建设规划阶段。根据中标单位提供的建设规划方案,我市1、2、3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设置站点、地下高架占比等情况已明确,计划采取分段建设。
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包含3条城市轨道交通(1、2、3号线)和3条市域轨道交通(S1、S2、S3号线),其中城市轨道交通120.1公里,市域轨道交通137.4公里,合计257.5公里。
按照中标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1号线西起安庆西高铁站,东至外环东路站,沿G206-集贤路-天柱山西路-迎宾西路-天柱山东路-振风大道布线。线路全长45.85千米,地下线22.3千米,高架线23.55千米,设26座车站。2号线南起皖河农场的安庆新港站,沿S332-德宽路-菱湖南路-皖江大道-潜江路布线,北至城北客运站。线路全长40.9千米,地下线17.8千米,高架线23.1千米,设20座车站。3号线南起迎江区的迎江寺站,北至宜秀区杨桥镇的杨罗路站,沿湖心路-兴业路-中兴大街-机场大道-安枞线-凤栖路布线。线路全长19.7千米,地下线8.95千米,高架线10.75千米。设站14座,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站5座,换乘站2座,平均站间距1.5千米,最大站间距3.85千米,最小站间距0.76千米。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城区人口总量、城市总体规划、大宗用地选址等问题,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变动性较大。按照国家政策及建设程序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在项目开工前,需经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6个阶段。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建议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起始年度为2018年,建设规划年度为2018-2023年。